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复习:第十章劳动关系

佚名   2023-02-09
字号:

大家都知道中级经济师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复习备考很重要,关于“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复习:第十章劳动关系”的相关内容,今题网中级经济师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复习:第十章劳动关系(图1)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章 劳动关系

  知识点: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课堂思考:

  什么是劳动关系?

  理想中的劳动关系是什么样子?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一)定义

  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即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1.目的

  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完成劳动过程

  2.主体

  员工和雇主及组织构成狭义的劳动关系主体;

  广义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3.性质:社会经济关系

  以劳动与劳动报酬相交换的利益分配关系;

  组织与个体、群体之间重要的社会关系。

  (二)特征

  1.劳动者具有“从属性特点 ”。

  雇佣关系 是最主要的特征。

  2.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劳动者追求工资最大化。

  冲突与合作 贯穿整个过程,形成劳动关系运行的两种基本形式。

  3.工作场所或雇佣单位是劳动关系存在和运行的空间范围;劳动标准、管理规则是具体内容。

  (三)层级结构

  1.个别劳动关系

  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构成

  2.集体劳动关系

  由工会为代表的劳动者与雇主或雇主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核心构成

  (1)主体独立、权利对等、工会代表 是主要特征;

  (2)交涉、谈判和协商确定劳动条件和标准是主要功能。

  3.社会劳动关系

  包括劳方、资方以及协调方的政府的三方关系。

  (1)政府作为直接主体介入其中是最重要的特征;

  (2)是劳动关系系统的总体构成

  课堂总结

  一、劳动关系的定义

  1.目的

  2.主体

  3.性质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三、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

  1.个别

  2.集体

  3.社会

  二、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和环境因素

  (一)劳动者的概念及权利义务

  1.概念

  在现代产业社会中受雇于他人,以劳动工资收入为基本生活来源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2.从属性和有偿性是劳动者所从事劳动的两大主要特点。

  3.劳动者的权利

  (1)个别劳权

  劳动者个人享有并行使。

  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劳动安全卫生权、职业培训权以及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

  (2)集体劳权

  集体享有并由工会代表劳动者具体行使。

  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及集体参与权

  4.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

  (2)忠实的义务

   服从义务

   保密义务

  增进义务 :指获知对企业有利的消息及时汇报,增进企业发展获利,不做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

  (二)工会的概念、类型及主要作用

  1.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雇员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而在特定工作场所自主设立的组织。

  2.类型

  (1)按组织结构划分

  职业工会、产业工会、总工会。

  (2)按层级划分

  企业工会、区域性(或地方性)工会、全国性工会。

  3.工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要作用

  (1)总体提高工资福利水平;

  (2)推动了产业民主的进步,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4)维护社会公正。

  (三)雇主的概念及权利义务

  1.概念

  现代劳动关系中代表资方负责管理和处理劳工事务的法人和(或)自然人。

  2.雇主权利

  组织权、劳动指挥权、奖惩权、闭厂权。

  3.雇主义务

  平等雇佣劳动者的义务;

  提供劳动报酬的义务;

  保证工人休息休假权的义务;

  提供社会保险的义务;

  保证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义务;

  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

  (四)雇主组织的概念、主要形式及作用

  1.概念

  由雇主依法组成的组织。

  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雇主形成一种群体力量,在产业和社会层面通过这种群体优势同工会组织抗衡,最终促进并维护每个雇主成员的具体利益。

  2.主要形式

  行业协会、地区雇主协会、国家级雇主联合会。

  3.作用

  (1)参与集体谈判;

  (2)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

  (2)提供法律服务;

  (4)提供培训服务。

  (五)政府的概念及在劳动关系中的主要作用

  1.概念

  狭义:指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能;

  广义:包括立法与司法。

  2.作用

  (1)劳动政策的制定;

  (2)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3)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

  (4)劳动关系的协调。

  (六)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能够改变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的对比。

  2.技术环境

  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的用工方式决定了受技术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

  3.政策环境

  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政策。

  也包括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直接干预的行动,包括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直接调解处理罢工事件等。

  4.法律和制度环境

  法律和制度是政府调整劳动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5.社会文化环境

  通过社会舆论和媒介产生影响。

  课堂总结

  一、劳动者的概念及权利义务

  二、工会的概念、类型及主要作用

  三、雇主的概念及权利义务

  四、雇主组织的概念、主要形式及作用

  五、政府的概念及在劳动关系中的主要作用

  六、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

  三、劳动关系的运行

  (一)合作与冲突

  合作和冲突 是劳动关系运行的两种基本形式。

  1.合作与冲突根源

  合作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

  冲突根源

  来自主体双方的目标、利益和期望的分歧。分为:

  ①根本根源

  内容原因

  1异化的合法化 员工并不是企业的所有人,缺乏努力工作的客观理由

  2客观的利益差异 企业追求利润,员工追求薪酬

  3雇佣关系的性质 员工不情愿处于从属地位

  ②背景根源

  内容原因

  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 社会贫富差距

  2劳动力市场状况 全球失业率上升,雇主优势明显

  3工作场所的不平等 行业、地区和性别之间不公平

  4工作本身的特性 雇主不断增加劳动强度、超负荷;工作高度分工和人性的异化

  2.合作和冲突的形式

  (1)合作形式

  ①产品和服务的产生和提供;

  ②管理规则的建立。

  (2)冲突形式

  明显的冲突:罢工、消极怠工、辞职、主观原因造成的缺勤 等。

  潜在的冲突则表现在工人与上级的日常交往中。

  (二)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

  以法律为手段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对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

  劳动法律体系包括:

  劳动标准法:

  工资法、工作时间和休假法、职业安全与卫生法、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法。

  劳动关系法: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工会和雇主组织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劳动保障法:

  就业法、职业介绍与培训法、社会保险法。

  劳动行政法:

  劳动行政法、劳动监督检查法。

  (三)我国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

  1.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建立和运行

  (1)主体

  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

  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

  (2)劳动关系建立

  劳动者资格

  在法定年龄内、具备所从事劳动的身体健康条件、具备符合劳动要求的文化和技能水平、具备支配自己劳动能力的自由。

  用人单位资格

  依法成立、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用人的权利和履行用人的义务。

  (3)劳动关系的运行

  劳动关系形成和存续的动态过程。

  3.劳动关系双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5)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用人单位权利:

  (1)劳动用工权;

  (2)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3)工资奖金分配权。

  用人单位义务:

  (1)为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条件保障;

  (2)履行劳动合同 ;

  (3)为劳动者组建工会及工会依法开展的活动提供帮助;

  (4)保证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遵守规定的劳动时间;

  (5)按照按劳分配原则,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和各种待遇;

  (6)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7)依法保障女职工和未成年劳动者享有特殊的劳动保护待遇;

  (8)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并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9)依据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创造条件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等。

  4.劳动合同法律关系

  (1)概念

  基于劳动合同法律事实,由劳动合同法律调整,从而形成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关系。

  (2)特征

   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主体自发形成的法律关系,体现了当事人自己的意志。

   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

  (3)内容

  主体

  参加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享有劳动合同权利和承担劳动合同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内容

  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客体

  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事物,主要指的是劳动行为。

  (4)劳动合同履行地原则

   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执行履行地规定;

  注册地标准高于履行地的,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注册地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5.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坚持平等原则,互惠互利、互谅互让。

  (2)政府在协调机制中起着调节和干预作用。

  (3)工会是劳动者利益的代表,用人单位组织是用人单位利益的代表,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政府的主要代表。

  (四)集体谈判制度的概念、特征以及作用

  1.概念

  工人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相应的雇主或雇主组织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谈判的行为。

  2.特征

  (1)承认双方在谈判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平等;

  (2)体现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自治性和灵活性。

  3.作用

  (1)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

  (2)是促进产业和谐的重要手段;

  (3)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民主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五)员工参与制度

  1.概念

  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制定,这些决策主要涉及员工的待遇和工作条件。

  2.参与方式

  获得资讯、劳资协商、共同管理和自我管理四种层次。

  3.特征

  (1)参与主体是普通员工;

  (2)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参与是其主要的特点;

  (3)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和高度的权威性;

  (4)具有层次性和广泛性;

  (5)员工参与具有明显的历史性。

  4.作用

  (1)激发员工个人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将民主的生活方式延伸到产业领域及工作场所;

  (3)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4)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

  (六)三方协商机制概念、特征及作用

  1.概念

  劳动者、雇主和政府通过自愿的互动和对话,致力于劳动标准的发展完善和劳动权益保护的机制。

  2.形式

  各种类型的谈判、协商或信息交流。

  3.特征

  (1)主体独立

   三方代表地位上独立;

   有独立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2)权利平等

  (3)民主协商

  (4)充分合作

  4.作用

  (1)缓解劳资矛盾,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确立工会地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课堂总结

  一、合作与冲突

  1.根源

  2.表现形式

  二、运行的法律规范

  1.标准法

  2.关系法

  3.保障法

  4.行政法

  三、我国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

  1.含义及基本内容

  2.主体、建立和运行

  3.劳动合同法律关系

  4.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四、集体谈判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五、员工参与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六、三方协商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知识点总结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1.定义

  2.特征

  3.层级结构

  二、主体构成和环境因素

  1.劳动者

  2.工会

  3.雇主

  4.雇主组织

  5.政府

  6.环境因素

  三、劳动关系的运行

  1.合作与冲突

  2.法律规范

  3.我国法律规范

  4.集体谈判制度

  5.员工参与制度

  6.三方协商机制

  常见考点:

  1.劳动关系的特征。

  2.劳动者、工会、雇主、雇主组织、政府的主要作用。

  3.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

  4.劳动关系运行的两种形式。

  5.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四种)。

  6.集体谈判制度、员工参与制度、三方协商机制的理解与作用

  【例题·单选题】关于执行劳动条件和最低工资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涉及劳动条件的内容,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

  B.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涉及最低工资标准的内容,执行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标准

  C.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涉及劳动条件内容,由用人单位决定是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还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有关规定

  D.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时,涉及最低工资标准的内容,由劳动者决定是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还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标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合同履行地原则。

  【例题·单选题(2015)】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特征之一是( )。

  A.权利平等

  B.求同存异

  C.保护劳方

  D.民主集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三方协商机制的特征包括:主体独立、权利平等、民主协商、充分合作。

  【例题·单选题】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非社会关系

  B.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C.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

  D.劳动关系仅影响劳资双方,不影响社会公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例题·单选题】集体劳权不包括( )。

  A.劳动报酬权

  B.集体谈判权

  C.民主参与权

  D.团结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集体劳权包括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以及集体参与权。

  【例题·单选题(2015)】关于劳动关系理论中集体劳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集体劳权主要包括团结权、集体谈判权、民主参与权和集体行动权

  B.集体劳权是劳动者集体的权利

  C.集体劳权由劳动个人享有并行使

  D.集体劳权可以维护和保障个别劳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说法错误,集体劳权由劳动者集体享有并由劳动者的组织——工会来代表劳动者具体行使。

  【例题·单选题(2015)】关于劳动关系理论中雇主权利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雇主权利源自对劳动力的占有权

  B.雇主权利主要包括组织权、劳动指挥权、奖惩权和闭厂权

  C.雇主权利是雇主维护自身利益所必需的

  D.保证工人休息休假权是雇主的义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雇主的权利出自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是为妥善处理与工会和工人的关系、维护自身利益和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权利。所以选项A错误,不是源自对劳动力的占有权。

  知识点:各学派、历史及发展

  一、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

  (一)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

  1.韦伯夫妇是社会民主主义信仰者、西方劳工运动理论的先驱。

  2.著作

  《工会运动史》和《产业民主》

  3.产业民主理论的中心主张

  (1)劳工运动既要有政治方向,又要有经济方向。

  (2)劳工运动真实原因在于要求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

  (3)工会是将民主带进产业内的主要机制

  (二)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

  1.美国制度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2.主要著作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

  《制度经济学: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集体行动经济学》

  3.集体行动理论

  (1)劳资冲突源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对立。

  (2)劳资双方应该建立规则和制度来缓解冲突。

  (3)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

  (4)从制度角度研究工会,工会是“双边集体行动”。

  (5)贡献: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三)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

  1.时代背景

  邓洛普从制度体系中劳资冲突的化解和合作规则建立的视角,创立了劳动关系系统理论。

  2.邓洛普是劳动力经济学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理论架构

  (1)主体:管理阶层、雇员系列、政府机构。

  (2)环境

  工作场所和工作团体的技术条件;

  市场或预算约束;

  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权利所在和分配。

  (3)意识形态

  只有思想和信念一致,系统才能稳定运行。

  (4)规则网

  4.贡献

  为劳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最早以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方的经济、政治关系进行了分析。

  二、劳动关系氛围理论

  (一)概念

  劳动关系氛围是组织内部环境所特有的、相对持久的属性。

  包括管理风格、角色、规则、创新等内容。

  (二)类型

  从“合作—对立”、“积极—消极”两个维度来进行衡量。

  合作——消极

  (被动参与或不参与)合作——积极

  (信息分享和主动参与)

  对立——消极

  (怠工、磨洋工、停工)对立——积极

  (劳动争议、申诉)

  (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合作——消极

  (绩效居中)合作——积极

  (绩效最高)

  对立——消极

  (绩效最低)对立——积极

  (绩效居中)

  (四)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

  2.组织因素

  3.个体因素

  三、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及其特征

  (一)斗争模式

  1.劳资关系是建立在私有基础之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

  2.表现形式: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3.本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多元放任模式

  1.市场 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2.工会或工会运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负面影响;

  3.主张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

  (三)协约自治模式

  1.劳资抗衡模式

  (1)劳资对立抗衡,完全排除国家干预。

  (2)劳资双方缔结集体协议,在抗争中取得均衡与和谐。

  (3)雇主与受雇人联盟主张协约自治处理劳资事务。

  2.劳资制衡模式

  (1)劳动者以劳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

  (2)基本思想:对劳工保护从消极转向积极,劳资双方共同参与决定企业经营活动。

  (四)统合模式

  1.社会统合模式

  (1)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

  (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强大力量;

  (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

  (4)劳工对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对本产业的忠诚。

  2.经营者统合模式

  (1)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阶层;

  (2)工会在跨企业团结权方面不具有强大力量;

  (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只存在于产业阶层;

  (4)劳动者对本产业的忠诚高于对劳动阶层忠诚。

  3.国家统合模式

  (1)国家强有力控制干预,压制集体劳动关系;

  (2)国家对劳资双方契约直接介入、干预和管制;

  (3)劳动安全卫生与劳动监督检查方面,缺乏工会和劳动者的参与;

  (4)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的发展计划,较少从劳动者立场规划。

  四、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背景及其特点

  (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动关系

  1.是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形成时期。

  2.特点

  (1)劳动关系是以直接剥夺的方式形成的;

  (2)过程中充斥着暴力与强制;

  (3)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劳动关系发展并不同步。

  (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

  1.起源:18世纪中期兴起的产业革命。

  2.特点

  (1)劳动关系双方形成直接对立的阶级;

  (2)劳工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

  (3)阶级斗争尖锐化,以激烈对抗和冲突方式表现;

  (4)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立法和政策向雇主倾斜。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

  1.背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政府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

  2.特点

  (1)集体谈判制度得到确认;

  (2)工人罢工、工会建立及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劳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缓和了劳资双方矛盾;

  (3)政府从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政策。

  (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劳动关系

  1.背景:从国家干预到全面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过渡。

  2.特点

  (1)战争、危机和革命影响劳资关系发展;

  (2)国家的劳动行政管理职能增强;

  (3)工业民主化、集体谈判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的出现,使协调劳资关系的方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宽泛。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劳动关系

  1.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社会改革浪潮突起。

  2.特点

  (1)政府调整手段相当完备;

  (2)冲突激烈程度不断下降,合作成为主流;

  (3)三方格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相当完善。

  (六)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劳动关系

  1.新时期劳动关系形成的背景

  (1)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2)从多等级的官僚制转变为由网络化供应、团队工作、多种技术支持,以及像组织扁平化和弹性工作制这类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和适应环境的制度。

  (3)全球化竞争导致世界经济进入“微利时代”。

  2.特点

  (1)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加剧和雇主策略变化;

  (2)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利平衡;

  (3)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处境日益严峻;

  (4)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

  (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工会面临知识经济挑战。

  (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劳动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

  特征:

  1.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关系普遍呈现市场自由化和去管制化等特征,以应对短期经济危局。

  2.基于保障劳工三权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在危机期间经受了更大冲击。

  3.各国不同的劳动关系治理理念和协调制度在继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在做出某种改变。

  五、世界各典型国家劳资关系的不同模式

  (一)德国模式

  1.形成背景

  形成于二战结束后的30多年当中。

  以自由市场机制调解为主,政府有限干预为辅。

  2.基本制度和内容

  (1)公认劳资双方实力保持相对平衡。

  (2)劳资协议自治 是德国劳资关系领域的基本制度。

  (3)实行政府宏观调控、劳资双方自治 的基本格局。

  (4)工厂委员会制度 是一种员工参与制度。

  3.特点

  (1)劳资双方组织集中程度高、实力强大。

  (2)政府的宏观调节得到重视。

  (3)强势的劳动法律规范、有效的制约机制、制度化的工人参与制度、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社会契约。

  (二)日本模式

  1.形成背景

  二战后,受失业和贫困影响,劳资对立尖锐,经常发生大规模集体争议。

  2.基本制度和内容

  (1)强调管理方和员工方的信任合作。

  (2)劳资关系的三大支柱: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工会

  3.特点

  (1)工会企业化 是日本工会运动的一大特色。

  (2)将资本主义生存竞争与东方传统的家族式关系结合在一起 ,以家族式劳资关系模式维持着劳资关系的稳定,是“经营者统合模式”的代表。

  (三)美国模式

  1.形成背景

  战后初期,劳资关系紧张,罢工浪潮此起彼伏,政府立法加以限制。

  2.基本制度和内容

  (1)政府对劳资关系干预十分有限;

  (2)劳资合作 是劳资关系的主要原则。

  3.特征

  (1)最主要特征:浓厚的自由化、分散化 ;

  (2)工会组建率比较低;

  (3)劳资谈判分散于企业、行业、区域等;

  (4)工人权益的获得与待遇的改善,完全取决于所在地方或企业劳资力量的对比。

  (四)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劳资关系

  1.形成背景

  1989年以来,原苏联、东欧的政治经济体制相继发生剧变。

  2.特点

  (1)国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和调整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处于动态、不稳定时期;

  (3)转型期特征明显:新旧因素共存,相互影响、制约;

  (4)未来劳动关系发展方向尚不清晰。

  (五)发展中国家的劳资关系

  1.劳资关系呈现的特殊状况

  (1)真正形成劳资关系的领域极为有限;

  (2)劳资关系与劳资立法带有浓厚的外部世界的影响;

  (3)多数国家的政府在劳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

  2.劳资关系模式

  (1)政府主导的劳资关系模式

  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充满冲突和斗争的劳资关系模式

  知识点总结

  课堂总结

  一、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

  1.产业民主

  2.集体行动

  3.系统理论

  二、劳动关系氛围理论

  1.类型

  2.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影响因素

  三、调整模式及特征

  1.斗争模式

  2.多元放任模式

  3.协约自治模式

  4.统合模式

  四、历史阶段背景及特点

  五、各典型国家劳资关系不同模式

  1.德国

  2.日本

  3.美国

  4.俄罗斯和东欧

  5.发展中国家

  常见考点:

  1.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及特点

  2.劳动关系氛围的四种类型

  3.劳动关系四种调整模式

  4.各典型国家劳资关系不同模式

  【例题·单选题】某种劳动关系模式将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与东方传统的家族式关系结合在一起,以家族式劳资关系模式维持着劳资关系的稳定,这种模式是( )。

  A.德国模式

  B.日本模式

  C.美国模式

  D.东欧模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日本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与东方传统的家族式关系结合在一起,以家族式劳资关系模式维持着劳资关系的稳定,是“经营者统合模式”的代表。

  【例题·单选题(2013)】工厂委员会制度是( )特有的一种员工参与制度。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工厂委员会制度是德国特有的一种员工参与制度。

以上内容就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章节复习:第十章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今题网中级经济师栏目提供中级经济师模拟试题、备考资料,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栏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