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端正办学育人方向

今题网   发布时间:2022-10-20    
字号:

渭南市杜桥中学校园艺术节。

渭南市杜桥中学校园艺术节。

陕西网讯(记者 杨大君)10月16日,记者从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非凡十年·渭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公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渭南教育,全市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旗飘扬育人一线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配强队伍,强化职能,党领导教育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教育不断转变为实际行动。

全市教育系统创新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组织开展思政课“大练兵”展示活动。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工程,打造“崇贤尚德·人文渭南”德育品牌,创新实施仪式育德、知识润德、读写养德、才艺蕴德、习惯立德、实践修德、阳光普德、携手弘德“八德工程”。持续深化依法治教,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市教育局荣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深入推行“党建+”工作模式。稳慎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入开展学校党建“三好”品牌创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共设学校党委11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443个,实现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学校红色育人、教师红烛争先、学生红心向党,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聚力建设教育强市 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聚力建设教育强市,确定了“九大工程、35项任务”,突出抓好“三名+”建设工作、“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作,着力破解全市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教育提升五大工程和教育强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77.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57所,新增学位12万个。大力实施“千校达标”工程,累计创建标准化学校847所,全市42所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水平。特别是自2021年教育强市建设实施以来,全面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作,计划2021-2023年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6所,新增学位66910个。目前已经开工建设63所,建成投用32所,新增学位23140个。

创新实施“三名+”建设工作。制定了渭南市“名校+”“名校长+”“名师+”建设工作等《实施方案》,加强市级统筹、县级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组建各级各类“名校+”教育联合体257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23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3060个,开展各类研修研讨活动7000余次。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按照“市级抓骨干、县级抓全员、校级抓落实”,健全完善市、县、校三级教师培训体系,着力强化“三支队伍”全员培训,累计培训11.3万人次,为建设教育强市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配备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3.63万台件套,党的十八大以来,班班通教室普及率从22%提升到95.2%;配备教师办公用机,师机比从10:1提升到1.1:1;学生的生机比从55:1提升到10.1:1。

教育助力脱贫攻坚 着力保障学有所教

教育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控辍保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类受助学生10.77万人次,提升改造65所乡村学校生活设施,新建15所安置点配建学校,贫困县补充体音美教师468名、改造学校旱厕695所,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73期,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做出了教育担当。扎实推进教育乡村振兴工作,着力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继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深化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开展“组团式”帮扶,有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着力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从2012年的16.8%提高到2022年的51.6%,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1.2%,普惠性园覆盖率达88.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6%,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40所,省级学前教育试点示范基地41所,形成了覆盖县、镇、村的三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于2013年启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创建工作,截至2019年,整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截至2021年1月,各县市区均通过“双高双普”县评估验收,实现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2020年6月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2022年合阳县、华阴市将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验收,其余各县市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校2所、省级示范校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4所学校立项建设省高水平示范校,12所中职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构建了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技师学院为核心的“1155”渭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现全覆盖。着力提升特殊教育,全市建成特殊教育学校9所,建成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1所、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2所,县级残疾教育专家委员会实现全覆盖。

各级各类共同体辐射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城乡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进一步缩小。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端正办学育人方向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先后实施义务教育大学区改革、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等,有力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部署。

深入实施“双减”。市委、市政府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教育局设立“双减”工作专班,全面安排部署“双减”工作。在校外减负上持续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截止2021年底,全市义务段、学科类441所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423所,占比95.92%。在落实校内减负方面,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全市参与课后服务学生388662人,覆盖率为97.53%;参与课后服务教师29792人,占教师总数的92.97%。积极推动课堂革命,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品质,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生态,先后涌现了临渭区的“品质课堂”建设、合阳县的“精彩课堂、智盈校园”课堂革命、渭南市实验小学的“学导课堂”等一大批“三个课堂”改革的典型。全面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强化落实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管理,坚持“零起点教学”,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

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制定印发《渭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的通知》,先后召开了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工作局长会、全市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为5.18%,5所“公参民”学校,1所完全民办、4所转公,压减民办学位7746个;整校购买学校1所,压减民办学位3000个;购买学位465个。

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实施意见》,建设“渭南市高考综合改革管理与服务平台”,组织对全市42所普通高中学校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研,推进基础条件保障。强化工作指导,制定编写《渭南市新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指南》,形成“一县一策”“一校一案”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分级分层开展新高考改革培训工作,组织高中教师全员培训,重点对新高一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积极做好高考改革政策宣传,在市域内媒体开设专栏,通过“对话渭南”进行专题解读,编印《新高考改革100问》等,为新高考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打牢了坚实基础。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师德师风方面,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教师节期间开展为广大教师亮灯活动,号召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加强师德考核评价,树立了一批师德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礼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在职教师在校外辅导机构有偿补课现象得到坚决遏制。

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大会精神,通过事业单位招教、高层次人才引进、特岗教师、优师计划、硕师计划等加大招聘补充教师,重视高考改革紧缺教师、体音美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补充。近年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520余名,事业单位招聘教师4300余名,特岗教师3500余名。

大力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先后培养省级教学能手659人,市级教学能手1682人,县级教学能手4324人;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9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8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57人。构建全市三级三类基础教育骨干教师体系,形成一支优秀教师群体。

强化教师待遇落实,全市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市县两级均建立教师工资待遇落实长效联动机制。2021年秋季起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各县市区、各学校多措并举,持续改善乡村教师生活、办公条件,出台福利政策。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守护广大师生安全

教育系统是人员密集场所,学生是最需要呵护的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教育系统闻令而动、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全市教职员工凝心聚力,统筹校园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5万多教师“云端”授课、停课不停教,70万学生网上求知、停课不停学,广大师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切身感受伟大抗疫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转入常态化防控以来,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方案,坚持校园封闭管理,严格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开展“小手拉大手”疫情防控活动,佑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